軟密封閘閥的操作機構是實現閥門啟閉控制的核心部分,其性能直接影響閥門的操作便捷性和運行穩(wěn)定性。規(guī)范的操作和使用則是確定閥門長期穩(wěn)定工作的關鍵。了解軟密封閘閥操作機構的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,嚴格遵循使用規(guī)范,對于提升管道系統(tǒng)的運行速率和穩(wěn)定性具有重要意義。
一、軟密封閘閥的操作機構組成與特點
軟密封閘閥的操作機構由多個協(xié)同工作的部件組成,通過正確的結構設計實現閘板的準確升降控制,不同類型的操作機構適用于不同的使用場景。
(一)手動操作機構
手動操作機構是常見的操作形式,主要由手輪、閥桿、閥桿螺母和傳動副組成。手輪通常采用鑄鐵或工程塑料制成,表面設置不滑紋路,便于操作人員握持施力。閥桿作為核心傳動部件,采用不銹鋼或優(yōu)良碳素鋼加工而成,表面經鍍鉻或拋光處理,具有良好的性和蝕性。閥桿螺母與閥桿通過螺紋配合,將手輪的旋轉的運動轉化為閥桿的直線運動,帶動閘板升降。
手動操作機構的傳動速率取決于螺紋精度和潤滑狀況,優(yōu)良的螺紋加工和定期潤滑能明顯降低操作阻力。對于大口徑閥門,為降低操作強度,部分手動操作機構會設置減速傳動裝置,通過齒輪或蝸輪蝸桿減速,以小的操作力實現閥門啟閉。手動操作機構結構簡單、穩(wěn)定性高,適用于操作頻率低、管徑小的管道系統(tǒng)。
(二)電動操作機構
電動操作機構通過電動機驅動閥門啟閉,主要由電動機、減速器、傳動軸、控制單元和限位裝置組成。電動機提供動力輸出,經減速器降低轉速并增大扭矩后,通過傳動軸帶動閥桿運動??刂茊卧蓪崿F閥門的遠程控制和自動化操作,支持開關量控制和模擬量調節(jié),部分智能型電動機構還具備數據采集和通訊功能,可接入控制系統(tǒng)實現集中監(jiān)控。
限位裝置是電動操作機構的關鍵穩(wěn)定部件,通過機械限位或電子限位方式,確定閥門開啟和關閉到位后自動停止,防止過度操作導致部件損壞。電動操作機構操作省力、響應,適用于大口徑閥門、操作頻率不錯或不便人工操作的場合,如高層建筑供水系統(tǒng)、市政管網遠程控制節(jié)點等。
(三)傳動部件協(xié)同工作原理
軟密封閘閥的操作機構通過螺紋傳動實現力的傳遞和運動轉換,當操作人員旋轉手輪或電動機構啟動時,閥桿螺母旋轉,與閥桿的螺紋產生相對運動。由于閥桿通過導向結構與閘板連接,無法隨閥桿螺母同步旋轉,因此將旋轉的運動轉化為沿軸向的直線運動,帶動閘板上升或下降。
閘板與閥桿的連接方式有剛性連接和柔性連接兩種,剛性連接適用于密封要求高的場合,閘板與閥座準確貼合;柔性連接則允許閘板有微小的角度調整,可補償安裝誤差或密封面不平整帶來的影響。操作機構的傳動精度直接影響閥門的密封性能,傳動間隙過大會導致閘板定位不準,影響密封效果;傳動阻力過大會增加操作難度,甚至導致操作機構卡滯。
二、軟密封閘閥的使用操作規(guī)范
正確的操作方法是確定軟密封閘閥性能和壽命的基礎,使用過程中需遵循規(guī)范的操作流程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閥門損壞或系統(tǒng)故障。
(一)操作前的檢查準備
閥門操作前需進行全部檢查,確認閥門狀態(tài)正常后方可操作。檢查手輪或電動操作機構外觀是否完好,有無破損、變形;閥桿表面是否清潔,有無銹蝕、劃痕;閥門周圍有無障礙物,操作空間是否充足。對于電動操作機構,需檢查供電線路連接是否,控制按鈕是否好用,限位裝置是否正常。
操作前需確認管道系統(tǒng)狀態(tài),了解閥門上下游的壓力、流量情況,確定操作符合系統(tǒng)運行要求。對于長期停用的閥門,應先轉動手輪或手動盤車,檢查閥桿運動是否靈活,有無卡阻現象,若存在卡滯應行潤滑處理,不可強行操作。同時需確認閥門的啟閉方向,手輪順時針旋轉通常為關閉閥門,逆時針旋轉為開啟閥門,電動閥門需確認控制按鈕的標識與實際動作一致。
(二)啟閉操作流程
手動操作時,操作人員應站在手輪側面,均勻施加力量旋轉手輪,避免側身用力或使用加長杠桿強行操作,防止手輪脫落造成傷害。啟閉過程中應平穩(wěn)施力,觀察閘板運動情況,若感覺阻力突然增大,應立即停止操作,檢查是否有雜質卡阻或部件損壞,排除故障后再繼續(xù)操作。
閥門開啟時,應緩慢旋轉手輪,當閘板脫離閥座后可適當加快操作速度,直至達到所需開啟度。對于明桿閥門,可通過閥桿伸出長度判斷開啟程度;對于暗桿閥門,需根據經驗或流量計反饋調節(jié)開啟度。閥門關閉時,當感覺阻力明顯增大,表明閘板已接近閥座,應減小操作力度,緩慢旋緊至密封面貼合嚴密即可,不可過度用力,以免損壞密封件或閥桿螺紋。
電動操作時,需通過控制按鈕或遠程指令操作,密切關注閥門動作情況和反饋信號,若發(fā)現異常噪音、振動或信號異常,應立即停止操作,切換至手動模式檢查故障原因。電動操作完成后,需確認閥門狀態(tài)指示正確,限位裝置穩(wěn)定動作。
(三)特別工況操作要求
在低溫環(huán)境下使用時,若閥門操作機構出現凍結現象,不可強行操作,應采用溫水解凍或電加熱方式使凍結部位融化后再操作,避免部件脆化斷裂。對于輸送高溫介質的閥門,操作前需確認保溫措施完好,避免操作機構受熱變形影響傳動精度,操作人員應佩戴隔熱防護用品。
在系統(tǒng)壓力波動大的場合,閥門啟閉應緩慢進行,避免因流量突然變化產生水錘現象,對閥門和管道造成沖擊。當管道系統(tǒng)存在壓力時,關閉閥門應分步操作,先將閥門關閉至半開狀態(tài),待系統(tǒng)壓力穩(wěn)定后再全部關閉,減少密封面的沖擊磨損。
三、日常維護與穩(wěn)定使用規(guī)范
軟密封閘閥的操作機構需通過定期維護保持良好性能,同時需遵守穩(wěn)定使用規(guī)范,防止意外事故發(fā)生。
(一)操作機構維護保養(yǎng)
定期潤滑是維護操作機構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手動操作機構應每3-6個月加注一次潤滑脂,潤滑部位包括閥桿螺母、閥桿導向套和傳動副接觸面。加注潤滑脂前需清理油污和雜質,選用與介質性質和工作溫度匹配的潤滑脂,如普通工況選用鈣基潤滑脂,高溫工況選用鋰基潤滑脂。
電動操作機構需定期檢查電機運行狀態(tài),清理散熱孔灰塵,散熱良好;檢查減速器油位,不足時及時補充同型號潤滑油;緊固電氣連接部位,防止松動導致接觸不良。限位裝置應每半年校驗一次,確定開關位置準確穩(wěn)定。
定期檢查操作機構的磨損情況,若發(fā)現閥桿螺紋磨損、閥桿螺母松動或手輪晃動,應及時修理或愈換部件。對于長期停用的閥門,每月應進行一次啟閉操作,防止閥桿銹蝕卡滯,保持操作機構靈活性。
(二)穩(wěn)定使用注意事項
操作閥門時需穿著適當的防護用品,如不滑鞋、手套等,避免穿著寬松衣物或佩戴易纏繞的飾品,防止操作過程中發(fā)生意外。手動操作時應使用用工具,禁止用錘子、扳手等敲擊手輪,以免損壞操作機構。
閥門運行過程中,禁止在操作機構上放置重物或攀爬站立,不可隨意拆卸操作部件。發(fā)現操作機構異常時,應立即停止使用,待技術人員檢修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運行。對于輸送不好的、不好的或易燃易爆介質的閥門,操作時需嚴格遵守穩(wěn)定規(guī)程,配備需要的防護設備和應急措施。
閥門檢修時需要先關閉上下游控制閥門,排空管道介質并釋放壓力,確認系統(tǒng)無壓后方可拆卸操作機構部件。檢修完成后需進行試運行,檢查操作是否靈活、密封是否穩(wěn)定,無異常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。
總之,軟密封閘閥的操作機構是實現閥門功能的核心,其性能和穩(wěn)定性取決于正確的結構設計和規(guī)范的使用維護。通過了解操作機構的組成特點,遵循操作流程和維護規(guī)范,可延長閥門使用壽命,確定操作穩(wěn)定,充足發(fā)揮軟密封閘閥在管道系統(tǒng)中的控制作用,確定系統(tǒng)的穩(wěn)定速率不錯運行。